一款直播熱銷金飾品的初步分析試驗
一、樣品概況
本次試驗選取了兩件“路路通”足金吊墜,相似款產品在直播平臺售價約199元。
二、試驗方案
1. 試驗目的
測試樣品的含金量,并驗證其是否附著于有機質基底上,如塑料、特種紙質等。
2. 試驗思路
在無損狀態下測試樣品質量、金含量、密度等參數,然后將樣品熔融,再次測試相同參數,通過對比熔融前后的數據變化,判斷樣品是否附著在有機材質基底上。
三、測試數據
1. 樣品形態
圖1原始形態
圖2熔融后呈珠粒狀
(注:以高溫火槍熔融,火焰溫度理論可達1300℃)
2. 質量
3. 密度
由于樣品質量小,表面積大,且表面不光滑,導致樣品表面張力大,難以排除氣泡,密度測試數據不準確。但樣品熔融前后數據的變化可以做出合理解釋。
直接將樣品放入水中,由于較多的氣泡和較大的表面張力,樣品浮于水面,明顯與“金”的密度不符。經過一定的除氣操作,樣品沉入水底。由于氣泡多,數據測試不準。僅以樣品2的密度測試數據為例進行說明。
4. 金含量 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試結果如下
綜合熔融前后質量損耗:
樣品1的金含量為:0.0701÷0.0702×999‰≈997.6‰
樣品2的金含量為:0.0892÷0.0894×999‰≈996.8‰。
四、討論
1. 通過試驗發現,該足金吊墜熔融前后的質量、金含量變化甚微,說明該樣品由足金制成,未附著在有機物材質(如塑料、特種紙質等)基底上。
2. 該類產品采用電鑄工藝制成,具有質量小、體積大、厚度薄的特點,可能出現浮于水面的現象,容易引起誤解。
3. 由于該類吊墜厚度很薄,容易變形、破裂,需要考慮其是否能滿足正常的使用功能。